近日,“抹去重来六十年——钟涵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从油画、草稿、手稿等多方面进行展示和研究,生动而全面地重温钟涵的艺术之路。
钟涵于1929年出生在江西萍乡。中学时期便展露出对艺术的兴趣,受美术老师影响,开始习摹绘。丰子恺的《西洋名画巡礼》是钟涵在少年时的美术启蒙。“那里面介绍了米勒,而米勒画中劳动者身后的黄昏之光至今还总是在我的眼前闪亮。”
钟涵(1929—2023)
1946年,17岁的钟涵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受教于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等先生,在社团活动中也曾得到过李桦先生的指导。在这一时期,他初步接触了油画创作,并结识了艾中信等老师。新中国成立后,油画因其色彩浓郁、视觉冲击力强等特征,成为展现时代特色的重要表现方式,革命历史题材也成为油画家艺术探索的开端与重要创作方向。
1955年,钟涵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受教于艾中信、李斛、韦启美、董希文、靳之林、吴作人、梁玉龙、王式廓等先生。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油画家,钟涵受到美术大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回顾年少时所受的感染与教育,让他走上写实油画的道路。他在毕业创作中以毛主席初到陕北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了油画《北国风光》。“当我们想见前人那逐渐远去的依稀身影时,当会记住他们艰难的足迹踏过之路的意义。”钟涵真切地体会到了革命历史的壮烈坚毅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这也激发了艺术家描绘革命先辈的激情,抒发胸中的爱国热情。
1960年,钟涵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协助筹备油画研究班,入班为学员兼秘书,受教于王式廓、罗工柳、林岗等先生,并于1963年毕业。这次的毕业作品,他创作了《延河边上》,并于1999年重新绘制了一版。钟涵在创作《延河边上》时,对中心人物的位置和角度进行了多次尝试,力求达到最和谐的画面效果。
20世纪50年代,作为学生的钟涵曾参与三门峡的建设。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他也曾多次至黄河写生。黄河不仅是他的艺术母题,多年来在黄河边见到的人与事也和他有着极深的情感连接。黝黑的纤夫、奔腾的河水、火热的号子……这些形象也贯穿于钟涵的艺术创作中。他感动于黄河船工的坚韧,曾说:“黄河船工有一种寓意性,在我看来,粗重的体力劳动如同民族的脊梁一样,曾经支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工业化基础,其灿烂至今如同昨日夕阳下的晚潮。”
北京画院院藏的《望中犹记 晚潮明处》,此系列最初的作品名为《纤夫·晚潮》,创作于1983年。钟涵于2006年创作了改绘本。本次展出的是钟涵自2010年直至去世前几年都在坚持重绘的最后一版作品。历经多年,钟涵始终对该系列作品有着情感上的偏好,画面中也流露出人文温情,反复修改与涂抹也展现出艺术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下对艺术的表达。
钟涵对艺术始终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他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也始终在为油画本土化而努力。1980年,他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进修,此后多年也陆续赴欧洲访问。在国外访学的经历,让他对“室内画派”生起兴趣,于是将创作目光投向室内空间,包括描绘央美教师群体的油画《暖冬》、以艺术家自己的画室为描绘对象的《斗室光瀑》等。这系列作品一方面带着西方的绘画流派技巧,另一方面又有着中国文人含蓄隽永的内涵,方寸之间有着大境界。
他除了对当下题材的关注,也有对历史文明的回顾。在其创作中,有一个系列是以古代碑刻文字入画的作品,包括北京画院院藏的《碑林》《厚土与轻羽》,以及私人藏《白鹤梁》等。此类作品源于他在西安考察时所得的灵感,也源于幼时父亲曾在家门口写过的石刻横匾烙下的印痕。碑刻中流传的文字与历史让艺术家视前人而思今日,也成为了钟涵艺术中的重要取材。
作为“学者型艺术家”的代表,钟涵在文、史、哲等方面的修养颇深,除绘画外,在学理方面也笔耕不辍。他的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总是相伴而行,既有思维的深度,也有精神的广度。在数十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他对中、西方油画都做了系统、深入的梳理与研究,这些理论文字对当下仍有学科建设意义与研究价值。
艺术之旅,文化之旅,人生之旅。1995年,步入暮年的钟涵写道:“画是人生无尽的修养过程,又是精神之寄托;既是自己的价值的实现,又是对社会文明所添加的努力。好比行舟一样,你发动它,它载你和所有的负载前行。所以我觉得老而不疲很值。”(作者就职于北京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