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上午10时,“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赵建成精品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描绘文化大师的“先贤录”系列、反映西部生活纪实的“西藏系列”以及“换了人间——1949·北京”等30多幅赵建成近年创作的精品。
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是主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为进一步展示研究院部分著名艺术家在各自领域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而举办的。本次展览是系列精品展的组成部分,同时展出的还有著名艺术家何家英精品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汇聚了一大批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技艺精湛、成就斐然的艺术家,他们为我国当代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艺术家应有的价值担当。赵建成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对人格、对传统精华、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对这个时代深切的责任感。
赵建成1949年生于山东青岛,上世纪70年代师从朱乃正先生学习绘画,80年代曾受教于王子武先生、周思聪先生,专攻中国画人物画。
赵建成的人物画似总含有某种无法言说的怅惘与憧憬,看似迷离,实则坚定;看似迟暮,实则深邃。其难点在虚实之间的交汇。他擅用干笔,人物一生的悲喜浮沉都隐含在眉宇之间、嘴角之侧,以细腻而概括的笔致出之。赵建成在人物刻画上不属于破墨大写的类型,而是“以形写神”,他坚持穷微毕肖的刻画,但又在落笔的一瞬,化沉实为虚伫。正如我们观虞世南那摄情的“一笔撇画”,高妙在于恰到好处,而不在于剑拔弩张的乖戾,更如美人之纤颈,高妙在修短合度。这种用笔与形神的高度统一,显然需要经年的修炼与如玉器般的千百次雕琢,又窅然无踪。
2007年,赵建成开始进行“先贤录”系列创作,计划要描绘100位左右的名人,作品的美学品格定位在“正大之气象”、“庙堂之风范”。在他看来,20世纪20年代中国这批学贯中西的先贤大德,以他们思想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中国,那是一个伟大的民主思想启蒙的时代,他们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基石。赵建成说:“我是怀着内疚、羞愧、渴望、敬畏的心里萌生了为先贤造型以启迪后人的创作欲望和计划。他们是高山令我们仰止,是历史让我们敬畏。”
2013年赵建成受邀为北京市创作重大历史题材《换了人间——1949·北京》,他说:“历史画创作的概念就是用艺术为历史留下视觉的记忆,对历史负责,是历史画创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既是一种境界,亦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对历史负责,客观性是第一位的,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判断民族共识和公论是重要依据,因此历史画的创作者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原则性。”
从1987年完成的《厚土》、1994年的《金秋》、1999年的《魂系雪域——孔繁森》、2000年的《西部纪实——原上行》,再到近些年创作的《先贤录》系列、诗意少女系列,赵建成在他的艺术生命中为我们勾画出一条清晰的生命律动轨迹,这是一条由群体价值、被忽视人群,演变到对个体精神深度挖掘的脉络;从形式语言上,由重视笔墨构成、色彩张力的现代性、时代感,到追求单纯、凝练、以少胜多的自信与从容。从题材、尺幅、切入角度等诸方面看似有很大的跳跃性,其实,一根明确的经纬线依然清晰——为时代放歌、为个体的认同与价值放歌、为民族的自强与尊严放歌。
据悉,本次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层南4号厅展出,展期持续半个月,将于4月29日结束。
艺术家简历
赵建成,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创作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台湾省立美术馆等国家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