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定址地坛前门
1987年北京市计委批准了炎黄艺术馆的立项报告,馆址定在地坛的前门,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在南北一条线上,与雍和宫一路之隔。后因239厂的搬迁工作无法推动而改址大屯乡。据黄胄先生夫人郑闻慧女士回忆,当时某位海外企业家在看过亚运村这片长着庄稼的土地后,惊呼:“这块土地将来是会变成香港的中环哩!”
六扇馆门由废炮弹壳熔铸
炎黄艺术馆的设计工程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力大师主持,建筑造型汲取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采取非对称格局,屋顶采用的是门头沟的茄紫色琉璃瓦,寓意“紫气东来”,檐口瓦当饰以黄胄先生设计的“炎黄”二字图形纹样,外墙以北京西山民居常用的青石板贴面,基座正门侧壁均以芦沟桥的蘑菇石砌成。
艺术馆的六扇正门是总后勤部7312厂的工人们用废炮弹壳熔铸而成,门上镌有中央美院雕塑系曹春生教授等人设计的岱庙石刻、兵马俑、青龙白虎、簪花仕女、说唱俑、马王堆帛画、丝绸之路、长信宫灯等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浮雕;台湾文化界、企业界人士也联手为炎黄艺术馆定做了中心展厅(现在的黄胄作品永久陈列厅)和一层(现在的F1层)的两扇铜门,上面装饰的图案分别是“吉祥双凤”与“和氏璧”,寓意吉祥和完美。
多功能厅曾定名“逸夫堂”
很多人都熟悉“逸夫楼”,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大王、邵氏影业的创始人邵逸夫先生在中国大陆地区持续捐资办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机构遍布中国各地。90年代,邵逸夫先生为炎黄艺术馆捐赠过300万港币的建馆资金,开馆之前,邵先生来炎黄艺术馆参观,黄胄先生曾跟他讲,如果他愿意,多功能厅可以定名为“逸夫堂”,但邵先生表示,黄胄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炎黄艺术馆”,他也不要这样做。
院内林木珍贵
炎黄艺术馆在初具规模时,黄胄先生和北京市园林局的园林师谭馨等专家考察了不少北京市遗留下来的“名园”,从前院到后院,对炎黄艺术馆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安排,争取把炎黄艺术馆的庭院打造成保存古老树种和四季芬芳能净化心灵的场所。很多单位也乐于把在扩建中要保有的古树移栽到炎黄艺术馆庭院——“黄胄花园”中。25年来这个“花园”与炎黄艺术馆一起成长,每逢万物复苏的春天到来,庭院中先贤们种下或移植来的腊梅花、玉兰花、辛夷花、红枫、丁香、珍珠梅、碧桃、芙蓉海棠、石榴花、白芙蓉、紫薇花都陆续开放,在高楼大厦林立、繁华忙碌的北京市黄金地段中是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观。
世纪老人张学良题写馆名
炎黄艺术馆院内有两块题写馆名的石碑。一块位于馆门正南侧,由黄胄先生题写;另一块则由世纪老人张学良先生题写。1991年炎黄艺术馆的落成,震动了海峡两岸。九十二岁高龄的张学良先生得悉艺术馆胜利落成,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来京参加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但他让家人带来了他的隔海题字:“炎黄艺术馆,九二老人张学良书。”他是用钢笔书写的,虽然年岁已大,但笔力依旧刚健,后来炎黄艺术馆将老人题字雕刻在一块石碑上,立于馆门东南侧。
炎黄艺术馆标志由银行职员设计
炎黄艺术馆的标志为繁写汉字“藝”的变体,图案设计为左右两人拱手奉献的形象。据郑闻慧女士回忆,炎黄艺术馆的标志设计是向社会公开征集的,由知名艺术家组成的专家团在5000余件入选作品中选出的这一个,是由当时一位中国银行的职员所设计。
黄胄美术基金会的标志则由黄胄先生亲自设计,圆形标志的设计构思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附件——瓦当,图案中的花朵和由字母“Y”、“H”组成的绿叶蕴含着黄胄先生认为自己是由炎黄土地所培养的朴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