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60周年院庆书画笔会“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对话哲学”精彩纷呈
人大哲学院院庆书画笔会“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对话哲学”书画艺术家合影留念
书画作品如何“文以载道”?哲学如何为书画创作提供源头活水?金秋十月,在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系)迎来建系60周年之际,一场艺术与哲学对话的思想盛宴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隆重开场。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2016年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北京国人书画院等单位协办的“人大哲学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对话哲学”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60周年院庆书画笔会在京举行。雷正民、纪怀昌、梁澄宇、萧宽、陈联合、魏广君、陈富宽、韩济民、唐坚、萧楠等著名书画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副院长臧峰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发展研究中心第一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校友会副秘书长耿秀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孙国农,青年作曲家孙义勇,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农村文化委秘书长、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联谊会副会长曾金胜等出席书画笔会。会上,著名书画艺术家就“艺术与哲学对话”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
雷正民、纪怀昌、梁澄宇、萧宽、陈联合、魏广君、陈富宽、韩济民、唐坚、萧楠等著名书画家挥毫泼墨庆祝人大哲学院成立60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教授致欢迎辞,向各位书画艺术家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渊源及哲学院概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作了富有哲思的讲话。随后,耿秀彦研究员主持书画笔会首场“艺术家对话哲学”环节。姚新中院长首先提出了东西方艺术交流、艺术与哲学如何对话的问题。他提出,中国传统几千年“文以载道”,现代社会如何传承这个“道”?书法、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西方各有其艺术传统,如何交流?东西方艺术怎么互补,互相支持而不是对立?话题的提出引起了在场书画家的热烈共鸣。与会书画家纷纷从自身的艺术实践和体悟出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著名书画艺术家对话哲学:为国人文化艺术传承创新提供了更宏大的视野,提供了更多可能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陈富宽先生提出,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间,要找哲学。哲学不是开药方,但是可以开一条路,让你知道怎么走。
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雷正民先生提出,艺术蕴含着哲学,哲学是艺术的源头活水。希望哲学家从哲学高度助推书画艺术向前发展、健康发展。但也要避免哲学与艺术的生硬结合。姚新中院长也就此提出,哲学并非仅是概念、范畴。哲学是思想、精髓、精华,艺术是一种体会、体验,两者应水乳交融。哲学隐含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艺术家可能没有太多时间读哲学书,但有着哲学思考、哲学思想、哲学感情。从这个层面来说,每一位艺术家都是哲学家。每一位好的艺术家都是好的哲学家。
中国书画院院长纪怀昌先生说,近年来,一直研究易经和禅宗。现在关注哲学问题。道德经就是非常好的辩证法。哲学可从现实走向更高的人生哲学,再反过来指导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诗人、书法家陈联合先生讲到:书画艺术承载着艺术综合性语言并蕴含着哲学思想的内涵,给创作者和欣赏者以美的享受和鼓舞。书法包含着字法、笔法、墨法、章法,而起统领作用的是辩证法。辩证哲学思想与书画艺术相生相随,相映生辉。书画工作者笔墨双修应是毕生的课题。
被业界称为“鬼才”的书法家、雕塑家萧宽先生说,人大哲学院60周年,诸位名家的参与,是历史的开端。万事万物的追根溯源是哲学,哲学是万物之理、源。一个国家、民族、一个艺术家必须研究哲学。据了解,近年开始,《老子》的翻译量、研究者、发行量超《圣经》。为什么?因为世界在困惑,所有制度的改革、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经济的繁荣、感情的交流都离不开哲学。但最后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守柔居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包括了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经济观等等。我们要把老祖宗的“道”传承下去,让科学和艺术成为两翼,顺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魏广君先生提出,哲学高于艺术,艺术需要从哲学汲取养分。中国讲“形神观”,从用笔、渲染等基本技法,到写意的形成不可拆解。“载道”是大家共同的事,愿在某一个小小环节上做出自己的努力。
著名青年画家唐坚先生也应邀出席本次笔会。会上,当大家提出:书画作品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时?耿秀彦研究员谈了自己的观点: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标志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时期的到来,也意味着文史哲应用化时期的开始。哲学为“形而上学”,产业为“形而下学”。“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而好的书画作品和好的文化创意产品都应有一个共同特点:“道在器中”。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思想的对话犹余音绕梁,带着对艺术与哲学的深层次思考,书画家们现场泼墨挥毫。雷正民、纪怀昌、梁澄宇、萧宽、陈联合、魏广君、陈富宽、韩济民、唐坚、萧楠、段保华、孙国农、苏仁和等书画家现场泼墨挥毫,纷纷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60周年院庆送上祝福。雷正民先生题写了“一个甲子的哲学年轮”、“甲子之间”,现场泼墨创作了“雷派山水”——江山泉流图,气势恢宏,笔墨洒脱,营造了“尺幅千里”的空灵意境。纪怀昌先生题写了“人梯巧搭攀登路,心血勤浇栋梁才”、“厚德载物”。萧宽先生特别题写了“哲思无限,艺海无涯”。唐坚先生现场创作工笔水墨花鸟图、 萧楠现场创作的“姜太公垂钓图”,禅意哲思跃然纸上,等等。
六十年一甲子,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和1952年成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教研室。1999年,宗教学系成立,与哲学系并称为“哲学系宗教学系”。2005年5月依托哲学系宗教学系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60年来,人大哲学院一直以厚重的现实关怀和深远的哲学反思为特征,从昔日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成长为今天享誉海内外哲学界的学术重镇。60年来,人大哲学院不仅培育了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出版了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哲学系列教材和诸多矗立在新中国学术之林的哲学力作,而且以哲学语言表达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改革号角,完成了数量可观的有深远社会影响力的哲学课题。
如今,人大哲学院已成为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哲学院系,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家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的重点基地和“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对话哲学”主题突出鲜明,别开生面,现场讨论热烈,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与会书画家表示,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等学府和殿堂,深入讨论艺术与哲学的深层次关系,有无相生,跨界互动,既启迪了思想,激荡了思维,更拓宽了眼界,为探索艺术之路提供了更宏大的视野,提供了更多可能。(曾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