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艺术网讯(钟文 报道):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10月29日,由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艺术交流中心、艺术信息中心,北京风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主持。左中一、刘大为、龙瑞、吴为山、王西京分别致辞。相关领导和嘉宾千余人出席开幕式,这使得中国美术馆呈现了一幕难得一见的爆棚状态。
开幕式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是杨晓阳坚持“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多年来的专题展,分为4个单元,展出了其丝绸之路题材的作品350件,包括速写/写生260件、主题创作20件、重彩画30件、水墨画40件,作品多角度阐释了丝绸之路的文化意涵,展现了他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力。其艺术创作经历的多次转变,透过作品得到了最佳映现。值得一提的是,美术馆中央圆厅展出的31米水墨长卷《社火》,是他2016年的新作,描绘的是甘肃传统社火的盛况。这幅作品问世前,构思勾勒的黑白稿、草图、线描稿一共有11稿,且每一幅都比较完整,此次展览上,也有部分手稿展出。
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讲话
全国政协常委王明明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讲话
当前,“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顶层战略,正在获得世界的关注。中国国家画院同时配合这一战略启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在这样难得的契机下,杨晓阳将其30年坚持丝绸之路题材创作的所想所画汇集为了展览。刘大为认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展览表现出的前瞻性给我们以启示,它体现了杨晓阳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学术追求和社会担当。王明明讲道:“目前丝绸之路已经变成了国家战略,在这一时期这一展览的推出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文艺创作要接地气、关注生活和人民,杨晓阳一直是沿着这条路走的。”
杨晓阳出生在西安,那里是汉唐古都和丝路起点。在他的感情深处,流淌着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他多年的写生考察,始终不离丝绸之路的主线;他开阔的视野,更关注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30年前,他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达新疆,大量考察、写生、记录,感受丝路沿途的今昔,创作了大量表现丝路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作品。此后多年,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和沿途直到罗马其间的多国都留下了他的脚步。张晓凌表示,杨晓阳的为人、作品、艺术观皆可视作丝绸之路文化的产物。丝绸之路对其他艺术家而言,只是一段文明传奇或令人神往的题材,对他却是全部。张江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这次展览不仅题材和丝绸之路相关,精神上的契合表现地更加突出,作品横跨了30年,不是时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才开始的应景之作,它包含了30年的积累。尤为珍贵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或许出于对‘文革’后延续的艺术创作‘假、大、空’的一种反叛,大家的艺术更多的是自我情感的宣泄,主题性创作并不为多数艺术家所关注,在这一样一段时期,杨晓阳始终坚持自己的题材,表征了他充分的文化自信和博大胸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致辞
杨晓阳在开幕上首先表达了感谢,同时他自述:“1985年开始,我与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的探索中,我逐渐意识到,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文脉中核心的哲学问题就是‘阴阳’,‘阴阳’即是黑白,我自己在经历了30多年后逐渐从重彩转换到水墨,使我的境界得到了提升。一位理论家评价我的创作契合了‘起承转合’的规律——从写生、深入生活‘起’,‘承’的是主题绘画创作,‘转’的是重彩画,最后‘合’的是天人合一的水墨画。我以这个展览向大家汇报,希望能够为丝绸之路工程做一份贡献,为国家画院的创作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认为杨晓阳是“民族文化的捍卫者”。他说:“杨晓阳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工作狂人,他有时工作到半夜。如今的中国国家画院可谓今非昔比。他能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组织这样高水平的展览,足见他不仅是优秀的管理者,更是优秀的艺术家。艺德相通,融为一体,称为道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值得深入的研究、体悟、践行,杨晓阳的画展就是对这方面的梳理、检阅。”
杨晓阳致答谢词
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在致辞中讲道:“今天展出的作品,既展现了杨晓阳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也让观众看到了他不同时期的艺术面貌。从写实到写意,变的是创作的技法和风格,显示的是在艺术上逐步创新的艺术追求,不变的是作者对于中华优秀文化和陕西大地文化气韵的探究,对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反映。”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有过程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它的逻辑、因果和递进关系。杨晓阳今次展览就贯穿着这样一个生命和艺术的规律。他说:“杨晓阳的父亲杨建果,他进美术学院之后的刘文西、王子云先生等一批优秀的老师,巍峨厚重的黄土高原、绵长悠远的丝绸之路,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可以看作是杨晓阳的四位师者,对他的培养和影响、对他的艺术和人生,以及他的情怀发生着巨大作用。”
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表示,今天的展览让我惊讶,他的作品既有学术高度又有思想高度,我难以想象他背后付出的心力。无疑,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这些启示有学术层面的,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和思考。
杨晓阳带领嘉宾参观展览,为嘉宾讲述创作历程
多年来在艺术求索的道路上,杨晓阳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论思考自成体系。从“大美术”“大写意”到“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从“器道并重、一人一品”到“形、神、道、教、无”的“五字箴言”和“题材模糊化、意义多元化、章法多维化、用笔书写化、造型意象化”的“五化”创作方式,其对于当代美术创作的理论构建具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正如卢禹舜说:“杨晓阳既是美术界的领导者,是艺术实践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同时也是美术理论研究的建构者,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教育和美术发展,可以说都和杨晓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一位艺术大家的展览,对于美术领域的影响理应获得更广泛层面的讨论。”
美术理论家薛永年评价杨晓阳于40载的艺术实践和文化思考中,既是写实风格主题画创作的能手,又是勇于告别已有成绩提出“大写意”主张并推出人物画大写意新风貌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继承了两种传统。“一种是近代传统,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写生/速写’功夫、‘艺为人生’理想、‘求新图变’勇气的水墨写实传统,特别是素描教育练就的造型基本功,外出写生速写对鲜活生活的把握及对历史文脉的感悟;另一种古代传统,是‘写意’传统,是周秦汉唐以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思维方法和语言方式的传统。”诚然,对杨晓阳自身而言,持续于丝绸之路题材深耕拓展的过程中,他的绘画技法也从对中国传统的继承转为中西结合,从写实转向了写意。张晓凌总结杨晓阳的大写意创作“超越形而下的画法与机巧,超越有极的‘形’‘神’而直抉无极的‘道’‘教’‘无’之境,其精神旨趣乃在于‘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践履‘艺道合一’‘天人合一’的天道玄义。……其意趣之幽深,境界之玄远,心融神会,忘情罕逮,直如一真孤露,棣通太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碧虚寥廓同其流。”
开幕式现场人气爆棚
对于展览的学术中心“从写实到写意”,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兴味,也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它体现了杨晓阳一直以来的学术追求,邵大箴说:“我体会到,杨晓阳在各种场合提倡写意的苦心,从他作品中看到用各种不同手段和方法追求写意精神所做的有益探索。我欣赏杨晓阳的写生人物肖像,以笔线为主的生动造型反映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寄寓着他强烈的写意追求,透露出他面对表现内象时内心的激情;我也欣赏他的一些大幅创作,主题性的、装饰性的,表现出他在深入搜集素材和体验生活基础上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的精神。他吸吮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营养,也有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赋予自己的绘画创作以具有个性的写意特色。”他认为,杨晓阳从写实到写意的展览以及其不遗余力提倡的写意理论,对当今中国画克服阻碍前进的弊端,明确方向,是有益的。
杨晓阳,1958年生于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94年出任西美副院长,1997年任西美院长,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作为曾经国内美院系统中最年轻的院长,到今天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高教名师。所有荣誉和责任背后,始终还凝结着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之路上的孜孜以求。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杨晓阳艺术行走丝绸之路的30年,正是对习总书记提出“双扎根”的有力诠释。同时,也印证着他的绘画自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鉴万件宝,画万卷画,育数万人。立志、践行、创业、留言,探天地之道,穷万物之理,倾有生之力,创万世之作。不在乎多,在乎精;不在乎大,在乎深。不在当下,功在千秋。人知者为之,人不知者亦为之。”此亦契合美术理论家王镛评价杨晓阳的性格气质和绘画特征:“风骨骏爽,气韵沉雄”。
当日下午举行的研讨会
开幕式后,针对杨晓阳的艺术创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曦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刘龙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醉、中国美院教授任道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力忠、《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北京大学教授李松、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阮荣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北京画院理论部主任王志纯、评论家邓平祥、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牛宏宝、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徐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惠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悦笛等美术理论家、美术家围绕“大写意”“丝绸之路”“知识分子艺术家”等关键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研讨会由中国国家副院长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