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志愿者及研学体验活动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中、德、法、美、印尼等国的20名世界遗产志愿者,与40名参加世界遗产志愿服务与研学活动的中国青少年携手,在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物保护实践与宣讲、传统文化体验式研习活动。
这个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志愿者(World Heritage Volunteers)2018曲阜三孔行动营项目的延伸,旨在使中国青少年能够深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教育项目,通过世界遗产地的志愿行动承担社会责任,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动能,提升公民意识与核心素养,建立新时代的国际视野。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广告主协会副会长隋明梅开幕式上指出,20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及研学体验活动在曲阜三孔举行,将世界遗产保护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将当代公民责任观建构与提升中国青少年文化素养有机结合,将国学教育与青少年暑期创新实践有机结合,是文旅资源与教育行业跨界融合、供给侧服务变革的一次创新实践,活动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在雄伟庄严的孔庙建筑群与碑碣林立的孔林中,这些为保护世界遗产而来的志愿者们冒着炎炎烈日,清除偏僻院落里的荒草,打扫神龛上的浮土,前往剪除古木上的附生藤蔓。他们一起精心制作了带有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帕特里莫尼托”(Patrimonito) 图案的宣传板、调查问卷与签名横幅,用有趣的创意活动与游客们互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保护世界遗产的理念。
这些志愿者们在老师们的引领下,在中国古圣先贤生活过的地方,一起探究中华国学经典所阐释的哲学思想、人生智慧与行为准则。他们在孔庙大成殿前,着汉服,正衣冠,行古礼,祭拜孔子;在杏坛之上,静下心来吟诵《论语》。在颜翰博府,他们研习茶艺,学做线装书籍。
在短短五天社会实践与研习经历中,他们除了世界遗产志愿服务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活动,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劳作的艰辛,奉献的意义,团队协作的快乐。
隋明梅表示,这个活动也是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融合与互动,它不是传统的休闲式旅游、走马观花的观光游,也不是“考察+旅游”,而是一种“学习型旅游”。 它的要义在于 “寓学于游”,在旅游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极高的参与中得到愉悦。她说,世界遗产志愿者及研学体验活动在曲阜三孔举行,选对了地方,更选对了时点。知识经济的兴起呼唤学习型旅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今天的学习,就包含四种基本学习——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发展。这意味着,学习方式要多样化,课堂不止在校园。行走在三孔,与伙伴交流,与古人交流,与三孔的建筑文化交流,与齐鲁风物交流,与两千年甚至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交流,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与自己交流。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见识多了,胸怀就会更宽广。而“学习型旅游”,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产业或业态,将从根本上影响行业经营模式,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为旅游行业及其业者展现出了巨大的商机。
20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及研学体验活动,主办方为全球文化交流组织(GCE)与世界遗产地曲阜三孔,由北京铭浩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星心桥(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星光立人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千秋动能(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作为支持单位,赞助了北京市三个贫困家庭的女中学生参加了活动。
相关资料:
世界遗产志愿者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教育项目”框架下建立。世界遗产教育项目旨在增进全球与当地年轻人对《1972年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加深认识并参与其中。其宗旨是增进年轻人、志愿者、当地社区与相关部门对保护世界遗产的认识;通过世界遗产所在地的具体项目,让年轻人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鼓励年轻人学习基本的保护技艺,提升他们作为未来决策者与全球积极公民的能力;强化非营利组织,遗产所在地管理机构、社区可持续合作;确认最佳实践,发展非正式教育手段,便于相关各方参与世界遗产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