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世界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四库全书》再次面向公众开放。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总馆北区稽古厅,来自首师大附中的四百余名师生正在通过展板展示、互动体验、讲座、现场抄四库(诗经、论语、中秋、重阳等内容)等多种形式近距离感受《四库全书》的魅力。这也是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走近四库全书”活动的首日。
学生在抄写《四库全书》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一位初一的学生告诉记者,之前他对《四库全书》的了解非常少,通过这次现场观展、听讲解,亲手抄书、听讲座等形式,对《四库全书》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感觉《四库全书》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文献,整个编撰过程非常不容易,而且历经10多年,写了7亿多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四库全书》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历经十余年,收录中国古代典籍近3500种,装订成36000余册,全书7亿多字,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学术领域,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记忆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四库全书》编纂成后共抄七部,可惜因战火动乱,目前只留存三部半,命运多舛,令人不胜唏嘘。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是现今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四库全书》,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一同成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这部体现盛世华光的宏章巨制。
学生们在观展听讲解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表示,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也是希望《四库全书》能走近校园,提高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籍保护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与归属感,更让校园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活动当天,学生们还参观了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旷世宏编 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大家纷纷表示,在国家图书馆同时欣赏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深切感受中华璀璨文明,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据悉,本次“走近四库活动”将持续至10月18日(周六、日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