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走了!
第一个告诉我的是中国国家艺术网总编钟文,第二个告诉我的是商会秘书长薛正旗,第三个告诉我的是中国艺术市场杂志总编刘心亮,第四个告诉我的是商会原秘书长温誓红。 他的追悼会今天在济南举行,可惜疫情期间,难以成行。已经叮嘱秘书长以商会的名义敬送花圈, 1000元的花圈费也同时打了过去,当时着急,也没交代挽联上具体写什么词。现在想来,如果写,就应该是:好人李平一路走好。
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平
李平给我的印象是待人热情、直爽、诚恳。
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平是在南京,徐玉芹的玉器博物馆开业。那次还因为李平,认识了“”文 革“”时赫赫有名的戚本禹。因为喜玉,因为喜文,或者因为其他许多我不知道的原因,李平与戚本禹接触比较多。我也因此沾了不少光,在许多活动场合都和戚本禹同台,都能向戚本禹当面请教“文 革”时的一些疑问。由于李平的帮忙,我还在北京弘钰博大讲堂请戚本禹做过演讲。戚本禹签名送我的那套《历史人物论》,也是由李平来北京亲手转给我的。
后来李平在商会办了分支机构龙山文化研究会,我们的来往自然就多了起来。龙山文化研究会成立时,他请了山东军区赵政委为他做主持,请了空军原副政委王伟,还请了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吕济民,戚本禹也从上海赶过来出席,并在竞拍会上买了几件玉器。几次去龙山文化研究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研究会在泉城公园的一个角落,既然在公园里必然环境优雅,办公地址办成了一个博物馆的形式,既能办公又能展示会员藏品,俨然成了一个会所。
每次听他聊起龙山文化研究会的工作规划,都有大气磅礴的感觉,举凡申遗、研讨会、出书、博物馆、一带一路等项目,比比皆是,后来逐渐悟出了关于李平的真谛:他不是作为古董商以盈利为目的办的研究会,而是作为商会活动家办的研究会。
他也收藏,收藏古玉、收藏龙山文化,但他的收藏与别人收藏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古董商,他是一种文人雅好的收藏,在收藏的过程中体味收藏乐趣,体味收藏文化,他为自己的藏品写过好几本书,写过很多文章。有两次我为了出会刊、为了出书,和他约稿,他都会非常认真、非常准时地把稿件交给我。
刚才翻阅与他交往的资料日记,还翻到了一篇《煤精六博棋》的文字,他把一个开始弄不懂的六博棋的藏品,最后研究出一篇资料翔实的战国时代煤精材质的六博棋的文章,文章中,我们不仅仅见到了他的收藏乐趣、研究心血,也看到了李平作为文人收藏家的兴趣点。
在与李平的接触和交往中,作为商会活动家李平与作为文人收藏家李平的认知,我是在两种认识的相互交融中逐渐完成的。而对李平是个好人的认知,我确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
几乎每一次见面他都会送我一幅书法,不论是我去济南,还是他来北京,或骨刻文,或拓片,或唐诗条幅。透过这一幅幅的书法,我不仅体味到了山东作为故国故都的文化底蕴,更体味到了李平作为山东人的文化雅好和待人诚恳的性格。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去年的七月,他告诉我那天是济南最热的一天,温度是37度。请我吃饭的地方,是一家他刚刚发现的鲁菜馆。他极力推荐这家餐馆的拿手好菜汆里脊。汆里脊我是第一次听说,也确实体味到了一盘满满的鲁菜文化。
就是在那次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龙山文化研究会不久要在青岛组织一次活动,希望我能参加,后来快要开会的时候,他还特意打来电话,想安排我在会上讲一讲当前全国古玩市场的行情和现状。但我最终没能成行,因为和事先安排好了的一个不能推脱的活动撞车了。没想到去年七月份济南那个鲁菜馆的见面,竟成了我和李平的最后一次。
愿好人李平,一路走好。
宋建文
2020年5月5日于北京南城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创会会长)
相关人物介绍:
李平先生是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常务理事,中国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骨刻文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国家艺术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新闻记者协会副主席,山东新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鲁水纵横》、《山东水利》杂志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