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凡 ,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王大凡少年拜王晓棠大师为师,早年学习沙山春、钱慧安、费晓楼的绘画艺术,中年学习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可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制成法家。
20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流派奇峰突兀,风格争奇斗妍。从浅绛彩到粉彩,从写意青花到综合装饰,从民间青花到现代陶艺,薪火相传,谱写了瓷都的时代主旋律。如果说“珠山八友”奏响了瓷艺文人画的新乐章,那么从艺60年的王大凡,乃乐章中最强劲的音符之一。他的作品荣获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使景德镇陶瓷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登堂入室;他研究发明的“落地粉彩”陶瓷技法,带来了对陶瓷颜料的革故鼎新,使中国画的风格和技巧在陶瓷上的运用游刃有余;他致力于“陶瓷文人画”艺术的开拓,深化了陶瓷艺术的表现空间,为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树立了又一座里程碑;他培养的几代艺术大师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研究,真正可谓瓜瓞绵绵,光耀艺坛。王大凡在浅降彩的基础上,独创了“落地粉彩”技法,很符合改革了浅降彩的设色,使浅降彩法画起画回生。
王大凡在继承我国优秀景德镇陶瓷传统的基础上,汲取民间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营养,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瓷艺创作,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像一股清泉,一泄而下,不可遏止,给景德镇陶瓷的山水作品注人了生机。
上海君道艺术展览有限公司藏家奉上的这幅王大凡款八仙逍遥图瓷板画长170cm ,宽60cm;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树木山石的构成,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其刻画的八仙造型准确,注重体积感和灵动,显示飘逸之美和力量之美。诗句书写自然朴实,寓意深远,“文人画”气息充满画面,人物的刻画、衣纹的组织、场景的搭配、画面的构成都恰到好处;虽然是兼工带写的作品,但其人物造型、画面构成,都标明了作者在表现形式上追求雅逸之气和强调逸笔的写意性。该瓷板画八仙脸部刻画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有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和光影变化,晕染手法独特,立体感强。背景勾描葱郁林木,野卉山花,染色青翠,草绿、翠绿、深绿几个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作品画面绚丽照人,光彩艳发,场面大、人物多的,为王大凡瓷板画少有的巨型之作,烧制难度大,成品稀少,所以极为珍贵。根据主题需要,人物用鲜艳夺目的色料如胭脂红、西赤、赭、黄、蓝色等;填色厚实,人物画在双勾白描稿的基础上,多用浓重、深沉、艳丽的色彩,作多层次的渲染,注重明暗层次和冷暖变化,有传统工笔重彩的艺术效果,兼工带写,构思严谨,用笔流畅飘逸,行云流水,把一个个何等自在逍遥的神仙刻画的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结合的艺术风貌。如果说他早年的作品用画笔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他中年的作品就是传达一种禅意,晚年的作品则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他始终是画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者,其悬于画室的座右铭“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重精勤”,乃是其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信条的写照。《人民中国》、《人民日报》还专门撰文介绍了身为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美术家协会理事的王大凡先生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对其的历史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大凡的作品,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可以说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该瓷板画为大件作品,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他笔下的仙释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充满着人性、人情味、有血有肉的人;画中人物风格各异,内在精神气质和艺术内涵各具特点,强调了“画”的审美意趣,并把这种“意趣”扩大到画外,提高了它的文化品格。此瓷板画为王大凡赠与朋友之佳品,前后呼应,首尾相谐,让人领悟到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为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收藏价值极高。